那天,和一位资深商界朋友闲谈,谈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人打讼事,我忍不住发牢骚说:“商业社会人与人的干系,现实上就是相助干系。可是现在与人相助太难了。开始挺好,大家是朋友,谈友谊,谈相助,可是相助的结果,大都不欢而散,弄不好还要闹到法庭上去,从朋友变成敌人了。” 这位朋友笑笑,说:“我经商10年多了,和许多人相助过,但没有一个上法庭的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那天,和一位资深商界朋友闲谈,谈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人打讼事,我忍不住发牢骚说:“商业社会人与人的干系,现实上就是相助干系。可是现在与人相助太难了。开始挺好,大家是朋友,谈友谊,谈相助,可是相助的结果,大都不欢而散,弄不好还要闹到法庭上去,从朋友变成敌人了。”
这位朋友笑笑,说:“我经商10年多了,和许多人相助过,但没有一个上法庭的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我摇摇头。
“现在大部分人做生意是这样:先熟悉,然后谈友谊,谈相助;然后是利益;然后就是不满,甚至像你的朋友那样,闹上法庭,从朋友到敌人。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呢?”我问。
“我想是因为许多人和别人洽谈时,为了尽快谈成,就把自己的所有念头、方案和对未来美好的前景都说出来,而且人为地夸大,诱使对方做出决定,等到对方抱着美好的不切现实的理想做出决定,开始投入相助时,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,会感到相助并不像当初允诺得那么美好。矛盾、冲突越积越深,到最终终于爆发,一次相助就终止,从朋友变成敌人。”
我点摇头,但另有些不解:“那么你为什么能和别人相助,获益,再相助,再获益,反复重复下去呢?你和相助同伴之间就没有矛盾、冲突吗?”
“凡是相助都会有矛盾和冲突,但我会事先聚集、化解,而不是压制到最终爆发。”
“那你是如何聚集、化解的呢?”
“我想这是因为我能很好地控制每次交谈的密度。我和别人洽谈相助时,第一次晤面,谈话的内容只占我整个方案的3%,其它都是闲谈,与主题无关。而且,下一次谈话一定选在三天过后。给对方一定的消化时间。第二次再谈,交谈的内容增加一倍,是6%。下次再谈,再增加一倍,12%。三次过后,一般人就会动心了,他会用心思考,反复推敲,但这个时候,还不能做决定。紧接着,是第四次交谈,这一次是24%,许多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做决定了。如果这时候还不能决定,再谈一次,这一次,密度是48%。这个时候,他心里一定会做出决定。许多人这个时候就争着签字,但我不是,还要再谈。再谈,正好相反,不是往上增,而是往下减。我会提出一些负面的问题,并不会影响他做决定,他正在兴奋点上,会按惯性往前走。但是我说和不说对我不一样。等到他最终做出决定,并开始和我现实相助时,会发现问题,但这些问题我都事先和他讲过,所以他有预备,会接受。纵然这次相助最终没有赚到钱,他也不会怨我。因为我所有的念头不是一次性强加给他,而是慢慢渗透给他的,是他自己接受了才做决定的。要怨,只能怨自己,当初没有认真对待我提出的问题,如果认真对待,也许就不会有明天的结果了。所以他还要感谢我呢。下一次,如果有机会,他还会和我相助。”
每一个相助,不仅会有有利自动的一面,也会有消极的一面。大部分人,为了相助成功,都只说正面,对负面的东西瞒着不说,等到出现问题,就相互埋怨,结果可想而知。成功的相助,是在相助之前,把你想到的有关负面的东西通知对方,但是,要记取:别把时间顺序搞错,否则,没人会跟你相助。
友情提示:《合作也有黄金定律 – – 中国名人故事(合作成功的典例)》出自网络或网友投稿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《合作也有黄金定律 – – 中国名人故事(合作成功的典例)》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故文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网址:https://www.gpgu.cn/dmg/24331.html